廊坊短期借贷风险警示:警惕非法集资五大新套路

发布日期:

廊坊短期借贷风险警示:警惕非法集资五大新套路

近期廊坊市非法集资活动呈现与短期借贷捆绑的新趋势,不法分子通过以下套路实施诈骗:

一、包装成正规借贷平台

不法分子注册空壳公司,伪造金融牌照,通过高档办公场所、虚假国资背景等营造实力假象,甚至利用网络借贷(P2P)名义构建资金池,以“短期周转”“应急借款”为幌子吸收资金。

二、虚构高收益投资项目

以“乡村振兴”“科技创新”为名,编造光伏发电、数字货币、跨境贸易等虚假项目,承诺7-15天短期投资可获得20%以上年化收益,初期按时返利骗取信任后卷款跑路。

三、利用亲情链扩散

通过熟人介绍、社群推广等方式发展下线,以“拉人头返佣”模式诱使借款人转为集资参与人,甚至要求借款人以房产抵押获取资金后投入所谓“高回报项目”。

四、伪造借贷合同掩盖实质

签订表面合规的短期借贷协议,实际通过“服务费”“保证金”等名义变相提高利率,部分年化利率超过50%,远超法律保护的15.4%上限。

五、借助技术手段隐匿痕迹

使用境外服务器搭建借贷APP,以区块链、元宇宙等概念包装,资金流向难以追溯;一旦被查立即关闭平台,数据销毁导致维权困难。

风险提示‌:

  1. 任何承诺“保本高息”的短期借贷均涉嫌非法集资;

  2. 务必核实对方金融资质,拒绝向个人账户转账;

  3. 留存电子合同、转账记录等证据,发现异常及时向廊坊市金融局或公安机关举报。

(注:廊坊市公安局2025年5月开展的打击经济犯罪宣传活动中,已重点警示此类复合型诈骗手法。)


X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15100791055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